新闻详情

全球AI争霸拉开序幕,两大阵型竞赛越演越烈

发布时间:2020-01-19 13:14:54    来源:本站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人力劳动模式正在上演告别,机器人和自动化及信息技术将带来巨大的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会被淘汰。接着下来的十年,人们将迎接更高效、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卓越生活体验。

  如今世界各国正在抢占新一轮科技的制高点,人工智能无疑是科技强国的主赛道。早在60年前,人工智能的概念就已经提出,不过当时的科技水平落后,硬件资源不足,AI迟迟没有发展起来。而现在纳米级的处理器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例如高性能GPU图形处理器等产物的出现,将更有利于神经网络的运算。
  此外,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场景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云服务器支持更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让机器学习软件有了用武之地。此外,边缘计算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使AI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成为可能。
  还有,近几年智能硬件和机器设备快速发展扩大,例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等,这些新事物都和人工智能息息相关,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大数据可发掘出更多的商业机遇。
  AI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在物联网时代,万事万物都将连接网络,大量数据采集到云端,或者在边缘进行优化处理,人工智能将创造更多应用模式。
  未来AI将会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时下流行的AR/VR、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虚拟助理,以及医疗、安防、教育、娱乐等行业场景,这样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正让所无数科技公司竞折腰。
  人工智能竞争越演越烈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快速。相关报告指出,中国AI产业规模接近300亿美元,在某些方面中国AI已经超越了美国,包括视觉识别和机器人等方面。目前,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扫脸支持模式已经落地。此外,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中国也比美国多。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领先的两个国家,两者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各有优劣。不过,中国AI产业发展比较迅猛,近十年专利数量大幅上升,尤其最近几年里,中国的专利排名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
  中国拥有巨大的辅助产业支持,例如电子商务、汽车、交通运输、物流、安防和制造业等等。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场景,而且这些行业规模都比较大,例如中国的春运,单是国民抢票的数据量就可以让一个大型服务器瘫痪,这是其它国家不能相比的。对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挑战的项目,也是实践和练兵的极好机会。
  美国对于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忌惮,并开始阻止美国AI企业进入中国。最近,美国商务部对人工智能软件实施了出口管制,其意图十人明显,不让其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中国,但这中做法是不会阻止中国AI崛起的,反而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出口管制有可能导致谷歌、微软和IBM这些美国企业裁员。早在2010年,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市场,便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缩减业务和裁员等。目前,谷歌、微软和IBM等美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实验室,并利用中国本地人才进行技术开发,因为中国有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
  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十分吸引的市场,这里有着大量的行业数据和专业人才。2017年。谷歌于在北京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并产出了大量AI研究的技术论文。2019年,亚马逊也在深圳建议了研究实验室,进一步普及其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
  中国AI产业在快速崛起
  过去的五年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大概出了30多万篇论文,其中来自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7万篇,接近全球论文数量的四分之一,而美国发布的数量是5万左右。根据相关数据研究,中国有一百多所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大学,一千多家投资机构和接近800家AI企业。
  根据业内的研究报告,中国百度以1500多项的专利数,名列全球第四。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IBM、微软和谷歌。此外,中国国家电网和腾讯也进入了前十。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企业正在抓紧机会发展,涌现了一大批AI公司。
  除了上述的公司之外,还有科大讯飞、华为、海康威视、华大基因、字节跳动、蚂蚁金服和京东等企业,这些公司都处于第一梯队。而且,一些大企业已经走出了国门,例如度、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公司,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人工智能事业部门。
  全球AI争霸拉开序幕,两大阵型竞赛越演越烈
  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许多有潜力的创新者,例如武纪科技、地平线等人工智能芯片公司,这些公司加快了智能产品的商业化。还有商汤、依图、云从、旷视、格灵深瞳等计算机视觉公司,他们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人脸识别领域的领先。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体,从语言处理到、视觉识别到大数据分析,再延伸到各个商业场景的应用,一些创新应用开始走在世界前列。未来,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而中国很有望成为全球霸主。
  本文由智慧工业(原创首发),智慧工业专注于自动化、机器人和物联网等领域研究,追踪行业前沿技术、最新动态及市场趋势,以分享更多的行业见解。




留言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