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科技赋能下的银色产业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2-27 13:14:38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该项标准的发布将引导养老机器人制造商精准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进行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能力,造福全球银发群体。该项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引领打造养老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助力创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曲线。
 
  该项标准聚焦互联家庭环境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在感知、体力和认知等方面,将不同程度地出现功能衰减甚至失能。在这一背景下,养老机器人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科技解决方案,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简单的陪伴机器人到具备复杂护理功能的智能设备,养老机器人正在重塑传统养老模式,为银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有尊严的独立居家高质量生活。
 
  在日常生活辅助方面,养老机器人已能够完成送餐、喂药、翻身等基础护理工作。日本开发的Robear护理机器人可轻松抱起老人,帮助其移动;我国研发的智能助行机器人能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稳定支撑。
 
  在健康监测与管理领域,养老机器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可穿戴设备和环境传感器,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部分高端产品还具备简单的医疗处置能力,如自动给药、伤口消毒等。
 
  在情感陪伴与心理支持方面,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陪伴机器人能够与老人进行简单对话,播放音乐、讲笑话,甚至参与棋牌游戏。这些功能对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预防认知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行业标准;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社会各界则要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推动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养老机器人将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为银色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留言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网 版权所有